不同天气的照片,对应着不同的修图思路,如果把晴天修图的流程,生搬硬套到阴雨天,只会让照片的氛围不伦不类。
本文将以“极影评片”栏目的一张投稿作品,分析阴雨天风光的后期思路和技术。
投稿作品:阳光灿烂379
托马斯点评:
这张照片,个人认为作者在表达上出现了两点问题:
一是兴趣点不明确,想展示的东西太多。作者既取入了大量的天空,想突出阴天天空的宁静。又拍入了大量的前景岩石,要展现海岛的大地纹理。
但天空取多了,就会削弱地面的吸引力。而地景细节取多了,则会破坏整体的安静氛围。因此这两个冲突的元素,我们只能选择其一。
比如下图是我制作的一个后期版本。我裁掉并用仿制图章抹去了所有的前景,天空和海面进一步动感模糊去除细节,后期还去掉了所有的颜色,这样阴天的宁静感才能出来,不像原图一样有各种细节去破坏这种氛围。
下图是我制作的另外一个版本,想表现的是法罗群岛本身的岛屿特征,因此裁掉了大量的天空,用二次构图来突出地景。
我在《风光摄影后期基础》一书中提到过,如何构图,要取入什么样的景物,取决于我们想表达和突出的内容。构图时切忌贪多贪全。要展现的东西过多,反而什么都说不清楚。
作者在表达上出现的第二个问题,则是画面语言和画面元素的不和谐。原图是一个阴雨天拍摄的海岛,这种景象给我们的感受可以是孤独的,可以是宁静的,可以是阴沉的,但很难是热烈的。
但作者在色彩上选择了比较艳丽的颜色,强烈的饱和度和阴雨天的氛围有点违和,就会让观者感觉到不舒服。下面我会简单的对这张照片处理一下,让它能展现出雨天孤岛的氛围感。
Photoshop打开作者的JPG照片,用裁剪工具裁掉天空。
裁剪之后,画面的兴趣点更加明显。
之后打开Camera Raw滤镜,我的其他所有操作都在Camera Raw滤镜中进行,并没有特别复杂的技术。
一上来先把自然饱和度降低80,这样阴雨天的气氛就回来了,色彩也更加耐看。
现在照片色相是青色和绿色的相似色搭配,而且没有杂色,已经比较舒服。不过我想做一个黄色和青色的冷暖搭配。
接下来我要用的是校准面板的蓝原色色相滑块,这个面板的原理比较复杂,不过我们记住整体效果就可以了:
蓝原色色相滑块左移,照片偏向青色和橙色。
蓝原色色相滑块右移,照片偏向紫色和绿色。
这张图,我把蓝原色色相条左移-50,画面色彩往青色和黄色偏离。
不过现在青色有点过于绿了,黄色也不够偏橙,所以我继续用HSL工具中的色相滑块,微调照片的色相搭配。如果对HSL面板还不了解,可以阅读公号教程《学会调色,从理解HSL面板开始》。
画面饱和度现在还是有点高,继续降低HSL面板中黄色,蓝色和青色的饱和度。
最后再用HSL的明度滑块,压暗天空和水面的冷色,提亮植被黄色。
后面我会用Camera Raw滤镜中的局部调整工具:径向滤镜和渐变滤镜,进一步塑造光影并增加画面层次感。如果还没用过这两个工具,建议阅读公号教程《如何用局部滤镜重塑照片光影》
首先新建一个渐变滤镜,色温-3,色调-1,饱和度-5,给滤镜作用部分增加淡青色。其次曝光-20,高光-40,压暗所在区域。先在天空上拉一个渐变滤镜,压暗天空。
之后用同样的参数,在地面建立多个渐变滤镜,压暗地面前景,增加影调的纵深感。
后面我会对天空进行提亮,在此之前先回到基本面板,高光-75,找回天空中的一些细节。
接着建立径向滤镜,曝光+0.15,阴影+20,清晰度-11,用来制作远处的光线感。
我在天空左侧拉了8个此参数的径向滤镜,现在天空左侧好像有强烈阳光溢出云层,照亮了阴天的画面。
此时画面左侧其实已经过曝,但这不是问题。因为我在新书《风光摄影后期基础》中提到过:技术服务于形式,形式服务于内容。
并不是画面中细节越多越好,如果适当的过曝能提升画面的氛围感和层次感,那过曝一点也没有关系。
之后,我又在瀑布处拉了三个径向滤镜,滤镜参数是高光+100,这样拉的时候只有瀑布的高光会被提亮,周围的岩石不会被影响。
现在我觉得前景苔原的色彩还是太抢眼了,所以用径向滤镜覆盖,高光-34,饱和度-27,进一步减淡。
这张照片,法罗群岛的地面特征是我想表现的东西,因此我又建立了一个径向滤镜,清晰度+24,锐度+24,来强化一下前景石头和苔原的质感。
最后用曲线工具,提亮黑场,压缩白场,去除画面中的死黑和死白。阴天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的,过于强烈的黑色和白色会破坏这种感觉,所以最后我用了这一步。
简单的几步,我们就调整完了这张照片,当然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爱好。来对比一下3种样式,你更喜欢哪种风格呢?
欢迎关注我的图虫/微博/知乎/公号:Thomas看看世界
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thomaskksj